-
4月15日,英國的《旗幟晚報》刊登了該報記者Mark Prigg采寫的新聞——《牙膏的癌癥警告》,竟使占有全球牙膏市場份額40%的高露潔面臨被商場超市撤貨的危機。隨后各媒體中關于消費者調查的報道更是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原高露潔忠實消費者開始放棄高露潔品牌,高露潔品牌危機由此正式滋生。
危機公關VS媒體公關
高露潔作為全球牙膏品牌,必然會受到媒體及消費者的高度關注,這樣的品牌即使有風吹草動,也會使一些媒體大做文章,也不排除一些媒體利用高露潔作為新聞事件的主體來炒作,并借機提升媒體自身的眼球競爭力。高露潔事件發(fā)生后,有很多媒體對英國
《旗幟晚報》報道的準確性和科學依據產生質疑,這與漫天飛舞的討伐高露潔并延至跨國公司品牌的聲音形成了一種對抗,也使很多人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是高露潔在進行所謂的危機公關了。 在這里需要討論的是,危機公關是與媒體公關并存,還是只在危機發(fā)生時才進行的公關?固然,危機發(fā)生時進行危機公關是沒有什么謬誤的,但是對于高露潔這樣的全球品牌而言,如果對于危機公關不能有前瞻性舉措,而放任危機形成三尺冰凍并有機會發(fā)力時,顯然高露潔的危機防范流程就存在著明顯的缺憾了。我們假設高露潔一開始就有很縝密的媒體公關舉措,密切關注與自身品牌相關的一些信息,并采取適當的手段讓媒體能夠在發(fā)文前與之商榷,那么高露潔此番的品牌危機,就有可能化解于無形。還有一種可能,即使媒體與高露潔溝通后還是決定刊發(fā)負面文章,高露潔最起碼也爭取到了一些時間,這些時間可以用來打任何一場品牌保衛(wèi)戰(zhàn)。
忽視危機前的媒體公關,而單純注重在危機公關上的技巧,是高露潔“自作孽”。
高露潔危機公關模式的客觀隱患
消費者,尤其是中國消費者,在與高露潔這樣的跨國品牌對抗中多數是弱勢群體,當遇到質疑時,如果跨國品牌采取強硬的保護措施,實際上是在扼殺品牌的親和力,往往得不償失。當品牌危機被判定是由于科技不信任而導致時,解決的手法還是需要科學公正地進行,可以尋求最權威的檢測機構來證實自己的清白,而不是一再通過媒體強調自己的無辜。
危機公關模式由高露潔這樣的企業(yè)而破綻百出,也使中國企業(yè)開始從對跨國公司所有模式的圖騰中逐漸清醒。中國媒體、中國市場屬性、中國消費者心態(tài)以及中國政府和法規(guī)之間的微妙關系,都值得高露潔們花大氣力揣摩,否則類似的品牌危機還會復發(fā)。
媒體是贊歌,也是炸彈
由于高露潔品牌危機引發(fā)的是消費者對整個洋品牌牙膏的不信任,所以沒有多少聲音批判這是競爭對手對高露潔的惡意中傷,但是仍然不排除有競爭對手“作案”的可能。如果這種假設成立的話,遺憾的是,對手并沒有在發(fā)起品牌戰(zhàn)爭時自己置身事外,用中國的俗語說就是“沒打到黃鼠狼還惹了一身臊”。
當一個公司沒有良好的媒體協(xié)作關系時,特別是與主流媒體產生某些紛爭后, 即有可能遭遇意外的寒流,像高露潔這樣的企業(yè)興許可以挺住,而對于成長型公司或許就是滅頂之災。媒體是贊歌,也是炸彈,綻放出禮花或者彈片就看公司的媒體公關水準了。
金錢腐蝕并不是獲得長期良好的媒體關系的萬金油,多數媒體還是有社會正義感的,這就要求企業(yè)以公正、客觀的態(tài)度對待媒體,不要認為花幾個錢就能擺弄任何媒體于股掌之間,尤其是在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市場經濟中弄潮,更需要了解這個市場的潛規(guī)則!
如果再一味堅持高露潔品牌危機都是媒體惹的禍,那么請高露潔捫心自問,是否存在怠視中國消費者,置其利益于不顧的私心?這是高露潔必須要實施的良心層面的品牌危機公關,而從技術層面緘默、狡辯、自欺欺人、以企業(yè)標準扼殺消費者利益等惡劣行為組成的危機公關模式都是不堪一擊的!
一言以蔽之:高露潔需要變革危機公關組合,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對中國消費者的歧視,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科學長久的品牌危機管理!
原文刊載于《經理人》2005年6月刊!
聯(lián)系電話:13786130000,電子郵件:mycn@263.net